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供水安全防范设施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及维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公共供水系统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curity Prevention Facilities of Public Water Suppl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83-2014《公共供水安全防范设施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保障公共供水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监控系统设置
- 条文内容:公共供水设施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确保覆盖所有关键区域。
- 解读:这一要求是为了实时监测供水设施的运行状态,防止非法入侵或破坏行为。监控范围需包括水源地、泵站、水厂等重要部位,确保无死角覆盖。
2. 报警系统配置
- 条文内容:应在供水设施周边设置周界报警装置,并配备紧急报警按钮。
- 解读:报警系统的设置能够及时发现并响应潜在威胁。周界报警装置能有效阻止未经授权人员接近敏感区域,而紧急报警按钮则为突发状况提供了快速求助手段。
3. 物理防护措施
- 条文内容:供水设施外围应建立实体围墙或其他物理屏障,高度不低于2米。
- 解读:物理防护是基础防线,通过设置围墙等障碍物可以显著降低外界干扰。围墙的高度和材质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防攀爬能力和耐久性,以增强整体安全性。
4. 应急预案制定
- 条文内容:供水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 解读: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据,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情况下的应对流程。定期演练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实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
以上条文体现了该标准对公共供水安全的全方位关注,从技术层面到管理层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提升供水系统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