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安装、系统调试与验收、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Publ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81-2013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系统组成和功能要求
该标准明确指出,能耗监测系统应由数据采集装置、传输设备、服务器以及监控软件四部分组成。数据采集装置负责实时采集电、水、气等能源消耗数据;传输设备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地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监控软件则提供数据分析和展示功能。
数据采集频率
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能耗数据采集频率。例如,电能计量数据的采集间隔不应大于15分钟,而热力、燃气等其他能源数据的采集间隔则可适当延长至60分钟。这样的设置既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又兼顾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数据存储与处理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系统需具备至少一年以上的存储能力,并能够按照日、月、年等时间尺度生成统计报表。此外,还应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与处理,如断电或通信中断等情况下的补录机制,以确保数据完整性。
安全防护措施
考虑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标准特别强调了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用户权限管理体系,防止未授权访问;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及防火墙规则等内容。
运维管理建议
最后,在运维管理方面提出了几点指导意见: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日常巡检计划并严格执行;其次,当发现故障时应及时排查修复,并记录相关情况以便后续分析改进;再次,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维护效率,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诊断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22/T 5081-2013》不仅从技术层面提供了全面指导,同时也关注到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