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混凝土多孔砖建造的各类建筑砌体结构工程。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Concrete Perforated Brick Masonry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程》(DB22/T 5067-2007)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设计阶段
1. 材料选择
根据第4.1节,混凝土多孔砖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5的产品,并且其吸水率不宜大于15%。设计时需考虑砖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以及抗压强度等指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GB/T 13545的要求。
2. 承载力计算
第5.2节指出,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分项系数法。其中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35,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5。此外,还需注意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组合效应,具体数值需参照当地规范确定。
施工阶段
3. 砌筑工艺
第6.1节强调了砌筑前应对砖块进行浇水湿润处理,以避免干砖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导致粘结力下降。同时,灰缝厚度宜控制在8~12mm之间,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则不应小于80%。
4. 构造措施
第6.3节提到,当墙体高度超过4米时,应在墙中部设置圈梁。圈梁宽度不应小于墙厚,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且应与柱子或剪力墙可靠连接。对于抗震设防地区,还应增设构造柱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验收阶段
5. 检验批划分
第8.1节规定,每个检验批的最大规模不应超过250立方米或多孔砖数量不超过10万块。验收时应对每一批次的砖块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偏差测试及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等内容。
6. 工程验收
第8.2节要求,在完成所有工序后,施工单位应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等。监理单位负责组织最终验收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的解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全面执行规程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