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萝卜网室杂交制种中利用角额壁蜂授粉的技术要求,包括网室建设、亲本准备、角额壁蜂的引入与管理、授粉操作及种子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萝卜网室杂交制种过程中采用角额壁蜂授粉的操作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llination of Raphanus sativus Inbred Lin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in Net Houses Using Megachile cornu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749-2024《萝卜网室杂交制种角额壁蜂授粉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萝卜网室杂交制种过程中使用角额壁蜂进行授粉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明确了适用于萝卜网室环境下的杂交制种过程,特别是利用角额壁蜂作为主要授粉媒介的技术要求。这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导。
2. 术语和定义
- 角额壁蜂:指一种以植物花粉为食的小型蜜蜂,具有高效授粉能力。
- 网室:由防虫网覆盖的温室或大棚结构,用于隔离外界昆虫并保护作物生长。
3. 角额壁蜂的选择与释放
- 选择健康蜂群:蜂群应来自无病害、活力强的种源,并经过检疫确认无疾病传播风险。
- 最佳释放时间:应在萝卜开花初期将蜂群放入网室内,确保蜂群适应环境后能及时参与授粉活动。
- 释放密度:每亩网室推荐释放约500-800只成年蜂,具体数量需根据实际种植面积及花量调整。
4. 网室管理
- 温度控制:保持网室内温度在15℃至2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蜂群活动效率。
- 湿度调节: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避免湿度过高导致霉菌滋生。
- 光照条件:提供充足自然光照,必要时可补充人工光源延长有效光照时间。
5. 授粉效果监测
- 定期检查蜂巢内幼虫发育情况以及成蜂活跃程度,评估授粉质量。
- 对比未采用角额壁蜂授粉的对照区,记录产量差异以验证技术效果。
6. 病虫害防治
- 使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捕杀害虫,减少化学农药对蜂群的影响。
- 当发现病原体侵袭时,立即隔离受影响区域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通过遵循以上条款,可以有效提高萝卜网室杂交制种的成功率,同时降低因传统人工授粉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压力。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促进了绿色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