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频手语节目的制作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控制及发布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从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频手语节目制作、播出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Title: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ign Language Programs in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Video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频手语节目制作规范》(DB32/T 4746-2024)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手语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手语节目”的概念,即通过手语表达信息内容的广播电视或网络视频节目。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基础框架。
技术要求
1. 画面质量
- 要求画面清晰度达到高清及以上标准,确保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手语翻译者的动作细节。
- 建议背景颜色选择中性色调,避免过于鲜艳的颜色干扰手语表现。
2. 手语翻译者
- 翻译者需具备专业资质,并定期参加培训以保持技能更新。
- 在镜头前的手语翻译者应占据适当比例的画面空间,通常建议占整个屏幕面积的1/3至1/2之间。
3. 同步性
- 手语翻译必须与原声同步进行,误差不得超过1秒。
- 对于复杂或专业性强的内容,可以适当延长时间来保证准确传达。
制作流程
1. 前期准备
- 编制详细的脚本,包括文字稿和对应的翻译方案。
- 确定拍摄地点,确保光线充足且无明显噪音。
2. 录制过程
- 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录制,注意调整好麦克风位置以捕捉清晰的声音。
- 鼓励翻译者自然流畅地完成翻译工作,避免僵硬的动作。
3. 后期编辑
- 检查并修正任何可能影响理解的手势错误。
- 添加必要的字幕支持,特别是对于听力障碍人士而言非常重要。
其他注意事项
- 强调尊重文化差异,在涉及特定地区或民族时应特别留意其传统习俗。
- 定期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DB32/T 4746-2024的主要内容及其重点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