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管理与处置、培训与宣传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住宅电梯的安全管理。
Title:Residential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469-2024《住宅电梯安全管理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提高住宅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电梯使用管理
第5.1条:住宅电梯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职责,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并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二、维护保养
第6.2条: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确保电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解读:此条明确了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工作准则。维护保养不仅限于简单的设备检查,还应涵盖预防性维护,以延长电梯使用寿命并减少故障率。同时,维护保养工作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三、安全保护装置
第7.3条:电梯内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保护装置,如门锁装置、超载报警器等,并定期检测其功能是否正常。
解读:安全保护装置是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设施。本条款要求这些装置不仅要配备齐全,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因设备失灵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管理
第8.4条:当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时,使用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处理,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解读: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紧迫性,因此事先准备好应急预案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状况,能够快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完整的记录有助于后续分析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的实施。
五、公众宣传与教育
第9.5条:鼓励使用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解读: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样重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电梯,遇到危险时该如何自救或者帮助他人脱离困境。
以上仅为部分关键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贯彻执行各项规定。希望各相关方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