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橘生产中橘小实蝇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包括监测预警、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农业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柑橘种植过程中橘小实蝇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ctrocera dorsalis Control in Citrus - Part 1: Cit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56.1-2023《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柑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柑橘橘小实蝇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在柑橘园内设置诱捕器,通常每公顷布置3至5个诱捕器。诱捕器应选择对橘小实蝇敏感的性引诱剂或食物诱剂,并定期检查诱捕情况。如果连续三天每天诱捕到的橘小实蝇数量超过10只,则需立即启动防控措施。这一规定旨在早期发现橘小实蝇种群动态,为后续防控争取时间。
2. 物理防控
标准提倡使用黄板、粘虫胶带等物理手段来减少橘小实蝇成虫数量。同时强调,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应及时套袋保护果实,防止产卵。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降低幼虫孵化率,减轻危害程度。
3. 化学防控
对于化学防治,标准建议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例如,在喷洒药剂前要确保果实已完全停止生长,避免药物残留超标。此外,不同种类的杀虫剂应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4. 农业管理措施
要求及时清除果园内的病果、落果及残枝败叶,这些废弃物可能成为橘小实蝇繁殖的温床。同时提倡合理修剪树冠,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通过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橘小实蝇的滋生地。
5. 生物防治
推广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等控制橘小实蝇的数量。可以在果园内释放经过驯化的寄生蜂,它们能够寄生橘小实蝇幼虫并致其死亡,从而达到自然控制的效果。这种方法绿色环保且可持续,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
以上内容涵盖了橘小实蝇防控的主要技术要点,希望广大种植者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柑橘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