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田回注区地下水污染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工作程序、调查内容、采样与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评价以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因回注活动可能导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Oilfield Re-injec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规范。其中,《TSTXH 08-2024 油田回注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指南相较于旧版标准,不仅增加了许多适应现代环境管理需求的内容,还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本文将围绕新指南中关于污染源识别的一项重要变化展开深入分析。
在旧版指南中,对于污染源识别主要依赖于历史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全面覆盖所有潜在的污染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指南引入了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系统来辅助污染源识别工作。
具体而言,新指南要求在进行污染源识别时,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研究区域的地表特征信息,并通过多时相对比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点;其次,结合地面监测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以更准确地定位地下水流向及污染物迁移路径;最后,利用GIS平台整合上述信息生成综合风险评估图谱,从而实现对潜在污染源的有效甄别。
此外,新指南还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它指出,在开展污染源识别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那些长期居住于受影响地区的村民。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调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有利于及时发现一些不易察觉但危害严重的污染隐患。
综上所述,《TSTXH 08-2024 油田回注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指南》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强化社会互动机制,在污染源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改进措施对于保障油田回注区地下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技术革新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推动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