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养殖水质浮床植物净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施工与管理、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浮床植物技术进行水质净化的池塘养殖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of Pond Aquaculture using Floating Bed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323-2024《池塘养殖水质浮床植物净化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浮床植物的生态功能改善池塘养殖环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浮床植物:指生长在人工浮床上的水生或湿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 净化效率:指浮床植物对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去除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技术要求
# 浮床设计与安装
- 浮床材料选择:应选用耐腐蚀、抗老化且不影响水质的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板。
- 植物种类选择:推荐使用挺水植物如香蒲、芦苇,以及漂浮植物如凤眼莲。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净化能力。
# 植物种植密度
- 根据池塘面积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每平方米种植3至5株植物为宜。过密可能导致植物竞争养分不足,而过稀则影响整体净化效果。
# 养护管理
- 定期检查浮床结构是否稳固,及时修复破损部分。
- 对植物进行修剪,去除老叶和枯枝,促进新芽生长。
- 注意观察植物健康状况,防止病虫害发生。
性能指标
- 氮去除率:不低于40%
- 磷去除率:不低于30%
以上指标确保了浮床植物净化技术的有效性,有助于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
实施建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池塘水质特点等因素灵活调整方案。同时,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定期记录各项数据,以便优化管理和提高净化效率。
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池塘养殖水质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