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白痢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预防措施、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从事家禽养殖、疫病防控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wl Typhoi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鸡白痢防控技术规范》(DB12/T 060-2024)是一项专门针对家禽养殖行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多个方面对鸡白痢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关于鸡群健康监测
标准中明确要求,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具体而言,每批雏鸡进场后7天内要进行全面体检,并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测。对于发现异常情况的鸡只,应当立即隔离并送检。这一规定旨在及早发现问题苗头,防止疫情扩散。
二、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是预防鸡白痢发生的基础。标准指出,鸡舍需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理粪便,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此外,饮水器和食槽等用具也必须做到每次使用前后都清洗干净。特别强调的是,鸡舍内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因环境恶劣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三、疫苗接种程序
按照标准建议,雏鸡应在1日龄时注射首针疫苗,之后每隔两周加强免疫一次,直到第8周为止。同时,成年鸡每年也需要接受两次常规免疫接种。通过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可以有效提高群体抗体水平,减少疾病传播几率。
四、药物预防与治疗
当出现疑似病例时,应及时采取药物干预措施。根据经验积累,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等常被用于初期控制病情发展;而一旦确诊,则需要采用更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组合疗法。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确保肉蛋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人员培训与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饲养员、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需要定期参加专业知识讲座和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另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抵御疾病威胁。
综上所述,《鸡白痢防控技术规范》(DB12/T 060-2024)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只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去做,相信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鸡白痢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