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防治草原地上害鼠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及效果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植保无人飞机在草原地区开展地上害鼠防治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ssland Above-ground Harmful Rodent Control Using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ircraf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6T 51-2024《植保无人飞机防治草原地上害鼠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草原害鼠防治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提升防治效率,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行政区域内草原地上害鼠的防治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该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植保无人飞机:指装备有导航飞控系统、喷洒装置等设备,能够按照预定航线自主飞行完成喷洒作业的无人机。
2. 草原地上害鼠:指主要活动在草原地表层及其附近的鼠类,如布氏田鼠等。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三、作业前准备
1. 设备检查:确保植保无人飞机处于良好状态,包括电池电量充足、喷洒系统无堵塞等。
2. 药剂选择:根据害鼠种类及当地环境条件选用合适的杀鼠剂,并做好稀释工作。
3.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作业实施
1. 飞行高度:设定为离地面约1.5米至2米之间,以保证药液均匀覆盖目标区域。
2. 喷洒量:每公顷推荐使用2升稀释后的杀鼠剂溶液,具体用量需依据实际情况调整。
3. 避免重叠:相邻航线之间保持适当间距,防止重复喷洒造成浪费或环境污染。
4. 天气条件:风速不超过3米/秒时进行作业最为理想,避免大风导致药液飘散影响效果甚至危害非目标生物。
五、安全防护
1. 穿戴防护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长袖衣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直接接触杀鼠剂的风险。
2. 设置警示标志:在作业区周围设立明显标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3. 废弃物处理:妥善收集并处置使用过的包装袋、剩余药剂等废弃物,防止二次污染。
六、效果评估
作业结束后一周内,通过观察害鼠活动情况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评估防治成效。如果发现仍有较多害鼠存在,则需要重新制定方案继续开展治理工作。
七、环境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采取化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修复,比如种植牧草、恢复植被等措施来增强草原自我调节能力,从根本上遏制害鼠滋生蔓延。
以上就是关于DB1506T 51-2024《植保无人飞机防治草原地上害鼠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