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蚯蚓粪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蚯蚓粪有机肥料进行盐碱地改良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治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arthworm Breed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 & Soil Improvement - Part 3: Organic Fertilizer from Earthworm Casts for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05.3—2024《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3部分:蚯蚓粪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蚯蚓粪有机肥改良盐碱地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采用蚯蚓粪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的生产活动。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性,确保在特定环境下使用。
二、术语和定义
1. 盐碱地: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土地。
2. 蚯蚓粪有机肥料:由蚯蚓消化处理后的废弃物制成的有机肥料。
三、基本要求
1. 土壤条件:选择pH值在7.5-9.0之间,含盐量在0.3%-0.6%之间的盐碱地。
2.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降水量不少于200毫米。
3. 种植基础:具备基本的灌溉设施和种植条件。
四、技术措施
1. 施肥方法:
- 撒施:将蚯蚓粪均匀撒布于地表,然后翻耕入土,深度为15-20厘米。
- 条施:在作物行间开沟,将蚯蚓粪施入沟内,覆土压实。
- 穴施:在定植穴底部施入适量蚯蚓粪,再覆土栽种。
2. 施肥量:每亩施用量为2-3吨,根据土壤条件适当调整。
3. 施肥时期:
- 春季:在春季解冻后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 夏季:在作物生长旺盛期补充施肥,促进作物生长。
- 秋季:在收获后进行施肥,为下一年度作物生长做准备。
五、注意事项
1. 在施肥过程中,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2. 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蚯蚓粪有机肥料的分解和养分释放。
3. 定期监测土壤pH值和含盐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六、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情况,评估蚯蚓粪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的效果。指标包括土壤pH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以及作物产量等。
以上内容是对DB15/T 3405.3—2024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