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德宏州红火蚁监测与防控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德宏州范围内红火蚁的监测、预防及综合治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 Imported Fire A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 Dehong Pref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31/T 57-2024德宏州红火蚁监测防控技术规程》是针对红火蚁这一入侵性有害生物在德宏州地区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监测范围与频率
该标准规定了监测范围应覆盖全州所有可能适合红火蚁生存的区域,包括农田、林地、居民区及交通沿线等。监测频率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调查,遇到异常情况需立即增加监测频次。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红火蚁种群动态变化,为后续防控提供依据。
二、诱饵监测方法
标准中明确了使用糖醋液作为主要诱集物,并推荐采用多点布设的方式进行监测。具体操作时,每个监测点需放置不少于5个诱捕装置,且每个装置间隔距离不得少于10米。通过记录诱捕到的蚂蚁数量和种类比例,可以有效评估区域内红火蚁的危害程度。
三、化学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危害的区域,标准建议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处理。推荐使用的药剂包括氟虫腈悬浮剂等,并强调施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控制剂量和喷洒范围,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影响。同时,还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策略,在第一代工蚁活动高峰期前后分别进行两次集中施药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物理隔离手段
除了化学手段外,标准也提倡结合物理方法来阻断红火蚁扩散路径。例如,在关键通道处设置障碍物或铺设防蚁网,防止其迁移至其他未受侵染区域。此外,对于已知存在严重问题的重点部位,则可考虑建立围栏或围挡设施加以保护。
五、健康教育与公众参与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抗红火蚁的认识水平,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向农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技能;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日常巡查工作中来,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综合考虑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执行方案。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