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雏鹅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具体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雏鹅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osling Diseases DB2306T 18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 186-2023《雏鹅病害防治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指导雏鹅养殖过程中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规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雏鹅的饲养环境要求中明确规定,“雏鹅舍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这一条强调了良好的环境卫生对于雏鹅健康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清洁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干燥则有助于防止湿疹等皮肤问题;适当的温度能够保证雏鹅正常生长发育,而良好的通风则是维持空气新鲜、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关键措施。
其次,关于饲料与饮水管理部分指出,“饲料应当新鲜无霉变,并按照营养需求合理配比;饮水需洁净并定期更换”。这表明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雏鹅的健康成长,霉变饲料可能含有毒素,影响雏鹅消化系统乃至全身健康;同时,清洁的饮用水也是确保雏鹅体内代谢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再者,在疾病防控策略上提到,“应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建立免疫程序是为了提前构建雏鹅自身的免疫力屏障,预防常见传染病;而及时隔离病鹅则可以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扩散,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
最后还特别强调了工作人员个人卫生习惯,“进入雏鹅舍前必须洗手更衣,工作结束后彻底清洗消毒工具设备”。这是因为人作为媒介也可能携带病菌进入养殖场,因此加强人员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雏鹅病害防治技术规范》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规定,为雏鹅养殖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雏鹅成活率,保障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