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社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的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社区地震安全韧性的评估与改进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Safety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Urban Commun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14-2024城市社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技术规范》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提升城市社区在面对地震灾害时的应对能力。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该标准明确了“地震安全韧性”是指社区在遭遇地震灾害后能够迅速恢复其基本功能的能力。这不仅包括物理结构的修复,还涵盖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建。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实施评估至关重要。
其次,关于评估流程,标准要求首先进行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确保信息全面准确。接着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量建筑结构安全性、基础设施完整性以及居民应急准备情况等多个维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社区成员充分了解并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才能真正提高社区的整体抗震水平。
再者,在具体指标设定上,标准提出了若干核心衡量标准。例如,对于建筑物而言,除了检查其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外,还需关注老化程度及维护状况;而对于交通系统,则需评估道路桥梁能否承受强烈震动而不发生严重损坏。此外,还应考虑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障措施。
最后,在结果应用方面,建议根据评估所得出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低风险区可以维持现状,中等风险区需要加强日常巡查和定期检修,而高风险区则可能需要立即启动改造项目。同时,鼓励建立长效机制,比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长期监测与管理,并且定期组织演练以增强民众自救互救技能。
综上所述,《DB11/T 2214-2024城市社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技术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框架来指导城市社区如何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它不仅有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