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机动车维修场所职业卫生的基本要求、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及检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机动车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和技术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in Motor Vehicle Maintenance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47-2024《机动车维修场所职业卫生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维修作业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要求和技术措施,旨在保护从业人员健康。
关键条款解读如下:
1. 车间布局:维修车间应分区布置,包括维修区、材料存放区和办公区。维修区与生活区应分开设置,且维修区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此规定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对办公人员的影响,并确保维修工作不会干扰其他活动。
2. 通风系统:维修车间必须安装机械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排风量需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计算确定,确保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保障员工呼吸安全。
3. 噪声防护:对于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应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如设置隔声屏障或使用消声器等。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这能有效减少噪声对听力造成的损害。
4. 化学品管理:所有化学品都必须存放在专用柜内并上锁保管。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蒸气。定期检查储存容器是否完好无损,防止泄漏事故发生。严格管理化学品能够防止其对人体造成伤害。
5. 废弃物处理:各类废弃物应当分类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禁止随意倾倒或焚烧。合理处置废弃物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6. 健康监护:用人单位需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健康监护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迹象并采取干预措施。
7. 培训教育:应对全体员工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防范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只是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具体执行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全面遵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