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公共视频监控点位基础数据的术语和定义、数据结构、命名规则、编码规则及数据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公共视频监控点位的基础数据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Public Video Surveillance Sites - Part 2: Basic Data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90.2—2024《公共视频监控点位 第2部分:基础数据规范》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视频监控系统中基础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数据分类与编码规则
标准明确规定了视频监控数据应分为基本信息、技术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三大类,并给出了统一的编码规则。例如,基本信息中的设备类型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其中“01”代表固定摄像机,“02”代表球型摄像机等。这种分类与编码方式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共享。
数据采集要求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体而言,所有采集的数据必须确保来源可靠,不得伪造或篡改。同时,对于时间戳的准确性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时间偏差不得超过±1秒。此外,还特别指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强风、暴雨等情况下,仍需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以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存储与传输安全
关于数据存储,标准要求所有敏感数据必须加密存储,并定期备份。对于数据传输环节,则强调了使用安全协议的重要性,建议采用TLS/SSL等加密通信协议来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为了防止非法访问,标准还要求设置多层次的身份认证机制,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卡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等。
运行维护与质量控制
最后,在运行维护方面,标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其中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故障;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且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详细记载每次维护活动的具体情况,为未来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便是对DB37/T 4690.2—2024《公共视频监控点位 第2部分:基础数据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款的解读。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当前技术水平下的最佳实践,也为未来进一步提升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