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南方锈病的调查方法、取样要求、病情分级标准及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夏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和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vestigation of Southern Rust Disease in Summer Corn DB4117T 39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99-2024夏玉米南方锈病调查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夏玉米生产中常见病害——南方锈病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界定了“南方锈病”、“孢子堆”等专业术语。其中,“南方锈病”指由担子菌亚门层锈菌属真菌引起的夏玉米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至橙色的小型圆形或椭圆形孢子堆。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调查人员正确识别病害症状。
二、调查准备
规程要求调查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选择代表性田块、确定调查时期和合理安排调查人员。例如,规定在夏玉米抽雄期至蜡熟期进行调查,此阶段是南方锈病高发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三、调查方法
规程详细描述了田间调查的具体步骤:首先沿“Z”字形路线随机选取10个调查点,每个点观察5株玉米植株,统计每片叶上的病斑数量和面积。这一方法确保了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四、病情分级
规程制定了详细的病情分级标准,将病害程度分为0级(无病)、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四个等级。如1级为个别叶片有少量小孢子堆,2级为多数叶片有较多孢子堆但未融合。这种分级体系便于快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规程强调了数据记录的规范性,要求记录每次调查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以及具体病情数据。同时规定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调查点的病情指数,并根据病情指数划分发病程度,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六、注意事项
规程特别提醒调查人员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病原体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建议在调查过程中结合气象条件分析病害发生规律,为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规程从术语定义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系统规范,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夏玉米南方锈病调查提供了科学指导,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