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绣球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种苗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绣球在浙江省范围内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drange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66-2024绣球栽培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关于绣球花栽培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绣球花的高效生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例如,“‘无尽夏’因其花期长、耐寒性好而被广泛推荐”。这表明种植者应优先考虑这些特性,以确保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
对于种苗繁育,标准指出应采用组织培养或扦插繁殖方法,并强调母株需健康无病虫害。“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无病斑”是基本要求。此外,还规定了扦插基质的配比及环境条件,如温度保持在20℃至25℃之间,湿度控制在85%以上,以促进生根。
在栽培管理上,土壤准备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并提出了具体的pH值范围(5.0-6.5)。同时,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施加有机肥料,每月一次,每次每平方米施用量为100克至150克。灌溉则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频率,夏季高温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冬季减少到每周一次即可。
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悬挂黄板诱捕蚜虫”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而引入瓢虫等天敌则是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之一。当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时,才允许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另外,修剪整形工作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需要持续开展。标准要求及时剪除枯枝败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特别是在休眠期结束后,应对主干进行适度短截,促使新芽萌发,形成更加丰满美观的树冠形态。
综上所述,《DB33/T 1366-2024绣球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收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详实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绣球花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