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产业数据仓中数据资源编目的总体要求、编目规则、元数据描述以及编目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行业开展产业数据资源的编目工作,为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指导。
Title:Industrial Data Warehouse - Part 2: Data Resource Catalog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54.2-2024产业数据仓 第2部分:数据资源编目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数据资源分类
标准明确指出,数据资源应按照业务领域和技术特性两大维度进行分类。业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运行、社会民生等;技术特性则涵盖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半结构化数据。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把握数据资源属性,便于后续的数据采集、存储及应用。
数据资源标识符规则
每个数据资源都必须拥有唯一且稳定的标识符。标识符由机构代码+类别代码+序列号组成。其中,机构代码依据国家或地方统一编码规则确定;类别代码根据数据资源所属的具体类别设置;序列号则是按照时间顺序生成的流水号。这一规则确保了数据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有清晰可追溯的身份标记。
数据资源元数据要求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本身特征的信息集合。标准对元数据提出了严格要求,主要包括数据来源、更新频率、质量状况、安全等级等内容。例如,对于数据来源,需要记录原始提供方名称及其联系方式;更新频率则需明确定期更新还是按需更新,并标注最近一次更新日期。这些信息对于保障数据真实性和时效性至关重要。
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指南
为了促进数据价值最大化,标准鼓励合理合法地共享开放数据资源。在共享开放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小化原则,即仅提供实现特定目标所需的数据量;同时要充分考虑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必要时采取脱敏处理措施。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授权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批准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鉴于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严峻,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采用加密算法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被非法截获;另一方面,则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审计跟踪、应急响应预案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潜在威胁,维护数据仓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是对《DB33/T 1354.2-2024产业数据仓 第2部分:数据资源编目规范》部分内容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