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薄皮核桃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薄皮核桃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in-skinned Walnu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99-2024《薄皮核桃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邢台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薄皮核桃的种植、管理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苗木培育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优质品种。对于苗木培育,要求采用嫁接繁殖方式,确保苗木健壮无病虫害。具体来说,在嫁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保证成活率不低于90%。同时,苗木定植前需经过一年以上的苗圃培养期,期间要注意定期修剪整形,促进根系发育。
二、栽培环境条件
薄皮核桃适宜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年均气温12℃以上,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的地区。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栽植密度建议株行距为4×5米或5×6米,每公顷种植量不超过550株。此外,还强调了园地规划的重要性,包括道路布局、排灌系统建设以及防护林设置等内容。
三、田间管理措施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方案。每年春季施用基肥一次,秋季追肥两次,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使用。灌溉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另外,还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荐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优先于化学药剂处理,并建立完整的监测预警机制。
四、采收与加工贮藏
关于采收时间的选择,当果实外壳由绿色转为黄褐色且部分自然开裂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收后要及时脱壳清洗,并进行分级包装。对于暂时不上市的产品,则需要入库贮存,温度控制在0-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定期检查防止霉变现象发生。
五、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
最后,本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以及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从种苗来源到最终产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记录详尽信息,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薄皮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