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木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ssav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715-2024《木薯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木薯的种植、管理及收获全过程。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苗培育
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优良品种。种苗应来源于无病害的健康植株,并且需要经过至少一个月以上的室内育苗期,确保幼苗健壮。这一步骤对于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同时可以有效预防后期病害发生。
二、整地施肥
在整地时需深耕细耙,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基肥施用量为每公顷30吨有机肥加500公斤复合肥,追肥则根据生长情况分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能够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增加产量。
三、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定期检查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杂草并防治病虫害。当主茎长至30厘米左右时进行打顶处理,促使侧枝萌发,形成良好株型。此外还需注意水分管理,在干旱季节适当灌溉,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四、采收与贮藏
一般在种植后的8-10个月即可开始采收。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便于挖掘操作。收获后的块根应及时清洗晾干,并储存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
五、病虫害综合防控
提倡采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如设置防虫网、释放天敌昆虫等。化学药剂仅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产品安全。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种苗准备到最终收获储存的主要环节,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可显著提升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