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rel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659-2024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羊肚菌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在选址与建棚方面,要求种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这主要是因为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条件有助于其健康生长。
关于栽培种制作,规定使用当年采集的新鲜羊肚菌子实体作为种源,经组织分离后培养出的菌丝体即为栽培种。这一规定确保了种源的新鲜度和纯度,有利于提高出菇率。
在播种环节,建议每平方米使用1公斤左右的栽培种均匀撒播于床面,并轻轻压实。之后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1-2厘米。这样可以保证菌种与土壤充分接触,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温度过高影响发菌。
对于田间管理,规程指出要定期检查棚内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范围内。当发现杂草时应及时清除,防止与羊肚菌争夺养分。此外,还需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湿度过高引发病害。
最后,在采收阶段,当羊肚菌伞盖展开但尚未完全散开时即可收获。采摘时需用手握住菌柄基部轻轻拔起,切勿损伤周边幼菇。及时清理场地,将采下的鲜菇分级包装存放于低温环境中以延长保鲜时间。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核心内容的具体说明,希望对从事羊肚菌生产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