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望春玉兰药用林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望春玉兰药用林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gnolia biondii Var. Pharmaceuthical Forest - Part 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望春玉兰药用林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627.4-2024)的第四部分主要规范了望春玉兰在药用林中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内容的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1.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宜控制在6.5至7.5之间。这主要是因为望春玉兰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的pH范围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和药用成分积累。
2. 整地时需深耕3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建议为2:1,确保土壤养分均衡。
二、苗木培育
1. 苗木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实生苗,高度不低于5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这样的规格可以提高成活率并缩短生长周期。
2. 移栽前要进行修剪,去除枯枝、弱枝及过长根系,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
三、种植密度
1. 栽植行距设定为3米,株距2米,每亩种植约111株。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药材品质提升。
四、田间管理
1. 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特别是在雨季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涝。
2. 生长期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后,第二次在秋季落叶前。每次施肥量视植株大小而定,一般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0.5公斤左右。
五、病虫害防治
1.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树体抗性。例如,合理配置防护林带,避免过度密植等措施。
2. 对于常见的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可采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等药物喷洒;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用吡虫啉或者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六、采收加工
1. 药材通常在种植后的第三年开始收获,最佳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间。此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2. 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防止损伤根部影响后续生长。将采集到的新鲜材料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确保干燥程度达到安全储存标准。
以上是该标准中关于药用林栽培技术的核心要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