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中制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制图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图件编制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相关的制图工作及其他类似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制图活动。
Title:Cultivated Land Quality Rating - Part 3: Cartographic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76.3-2023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3部分:制图规范》是贵州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提供了系统的制图技术依据。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4 制图要素”部分中,明确指出制图应包含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图例、比例尺、方位标志、图廓、网格线以及注记等。这些要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地图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例如,标题需清晰标明地图内容和适用范围;图例要精确反映符号与颜色所代表的地类或属性,比例尺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通常推荐使用1:10000至1:50000之间的比例尺。
关于“5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标准强调了原始数据的质量控制,要求采用最新且经过验证的数据集。数据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流程,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坐标系统一、数据裁剪与融合等步骤,以确保最终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遥感影像数据,需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提高数据精度。
“6 图层构建”部分规定了如何合理组织不同类型的图层信息。建议将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分布、地形地貌特征、灌溉条件等多个专题图层按照逻辑关系叠加显示,形成综合性的耕地质量评价图。每个图层都应有明确的主题,并通过透明度调节实现层次分明的效果。
另外,“7 成果输出”章节给出了具体的输出要求,如纸介质地图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电子文档需保存为PDF格式并嵌入字体;同时对地图印刷的颜色管理提出了具体指标,比如CIELAB色彩空间下的色差ΔE*ab值不得超过5。
最后,在“8 质量检查”环节,提出了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涵盖图形要素完整性、数据准确性、符号一致性等方面。特别指出,所有关键节点均需由专业人员复核确认,必要时还需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验收工作,确保最终产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