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数据库的结构、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存储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工作中涉及的数据库建设、维护和管理。
Title:Land Quality Grade Evaluation - Part 2: Database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76.2-2023《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2部分:数据库要求》是贵州省针对耕地质量评价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求、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数据管理等内容,为科学评估耕地质量提供了依据。
一、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数据库应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完整性要求数据库包含所有必要的数据项,确保无遗漏;准确性要求数据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避免错误信息;一致性则强调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一致性,保证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正确。
二、数据内容
数据库需涵盖基础地理信息、土壤特性、土地利用现状及历史变化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土壤特性涉及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等;土地利用现状记录当前耕地的用途与状态;历史变化追踪耕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变动情况。
三、数据格式
为了便于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对数据格式进行了统一规定。例如,空间数据采用GML(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格式存储,属性数据使用CSV(Comma-Separated Values)格式保存。此外,还要求所有数据均需附带元数据,以便使用者了解数据背景信息。
四、数据管理
在数据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审核、更新机制。数据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确保数据来源可靠;数据审核环节由专业人员负责,重点检查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更新则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保持数据库内容及时有效。
五、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内容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问题。要求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和篡改,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同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提升数据库的服务能力和应用价值。
总之,《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2部分:数据库要求》作为贵州省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在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