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蓝类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设施与设备、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甘蓝类蔬菜(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的集约化穴盘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Tray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abbage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蓝类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DB42/T 2214-2024)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蓝类蔬菜的穴盘育苗过程,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子处理
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种子消毒和催芽的方法。种子消毒可以采用温汤浸种法,即将种子置于5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20分钟,并不断搅拌以确保均匀受热。此方法能够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此外,还推荐使用药剂浸种,如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则要求在25℃条件下保湿催芽,当有8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二、基质配制
基质是影响穴盘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指出,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且无病虫害和杂草种子。具体配方为泥炭土占60%-70%,珍珠岩或蛭石占30%-40%,并加入适量复合肥作为基肥。这种配比既能满足幼苗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又能保证根系正常发育。同时强调基质在使用前需充分混合均匀,并进行蒸汽消毒处理,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三、播种与管理
播种密度直接影响到幼苗的质量。标准建议每穴播种1-2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后要立即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在幼苗出土前保持温度20-25℃,出苗后适当降低至15-20℃,避免徒长。水分管理上采取见干见湿的原则,即表土干燥时及时浇水,但不可积水。另外还需定期检查穴盘底部是否有积水现象,如有应及时排除,以免造成烂根。
四、病虫害防治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标准提倡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设置防虫网阻止害虫侵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控制蚜虫数量。对于已经发生的病害,则推荐使用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喷雾治疗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同时要求定期清洁育苗环境,移除枯叶残株,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
五、炼苗与移栽
当幼苗长至4-6片真叶时开始炼苗阶段。这一时期逐渐减少供水量,增加光照时间,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炼苗结束后即可定植于大田。定植前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苗龄,一般情况下苗龄控制在30-40天之间较为适宜。定植时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并做好遮阴工作,帮助幼苗快速恢复生长。
以上就是对《甘蓝类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育苗的成功率,还能促进甘蓝类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