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砖结构地下窖贮藏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砖结构地下窖进行甘薯贮藏的生产与管理。
Title:Sweet Potato Storage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in Brick Underground Cell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 510-2024 甘薯砖结构地下窖贮藏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薯在砖结构地下窖中的贮藏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选址与设计
5.1 地形条件
标准要求地下窖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且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这样的选址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和湿气积聚,确保窖内环境的稳定性。选择背风向阳的位置有助于提高温度,促进甘薯的自然发酵。
5.2 结构设计
砖结构地下窖的设计需考虑通风系统、保温层以及排水设施。标准强调了合理布置通风口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避免冷风直接吹拂甘薯堆垛。同时,保温层的设计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确保冬季低温时窖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0℃-15℃)。
贮藏管理
6.1 入窖前准备
在甘薯入窖之前,必须对窖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墙体是否有裂缝、地面是否平整等。此外,还需清理窖内杂物并消毒处理,常用方法有喷洒石灰水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方式。对于即将入库的甘薯,应挑选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薯块,并按照大小分级堆放。
6.2 堆放方式
标准推荐采用“井”字形或“品”字形堆垛法,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每层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便热量散发,顶层距离顶板至少保持30厘米以上的高度。
温湿度控制
7.1 温度控制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窖内温度至关重要。夏季高温时可通过打开部分通风口来降低温度;而到了寒冷季节,则需要关闭多余开口并适当增加覆盖物如稻草帘子等来维持内部温暖。此外,还建议安装温湿度计实时监测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7.2 湿度控制
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85%-90%之间最为理想。如果发现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或者撒布适量生石灰吸收多余水分;反之,若过于干燥,则可以定期喷洒少量清水增加空气湿度。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不仅可以延长甘薯的保鲜期,还能显著提升其品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