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藤栽培的选址、种植技术、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应用形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紫藤的栽培与园林绿化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steria Cul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 502-2024 紫藤栽培应用技术规程》是一部关于紫藤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紫藤:以多花紫藤为主,同时包括其他适合本地种植的紫藤品种。这一定义明确了适用范围,强调了多花紫藤作为主要栽培对象。
二、栽培环境要求
1.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0℃至3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紫藤的正常生长发育,需采取相应措施调节温度。
三、繁殖方法
1. 扦插繁殖:选择健壮的一年生枝条,剪成15-20厘米长的插穗,插入沙床中,保持湿度8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扦插后约30天可生根。
四、栽培管理
1. 浇水: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成株期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紫藤健康生长。
2. 施肥:每年春季萌芽前施一次基肥,花期前后各追肥一次,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复合肥。合理施肥能促进紫藤开花繁茂。
3. 整形修剪:每年冬季休眠期进行重剪,去除枯死枝、病虫害枝及过密枝条,保留主干和强壮侧枝。整形修剪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性,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叶斑病等,可通过改善通风条件、减少湿度过高来预防。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清除受害部位并喷洒杀菌剂。
2.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蔓延。
六、采收与贮藏
1. 花朵应在盛开初期采摘,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摘影响品质。采摘时注意保护植株不受损伤。
2. 采收后的花朵应尽快处理,可以晾晒干燥或冷冻保存。不同保存方式会影响后续利用效果,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方法。
以上内容是对《DB1301T 502-2024 紫藤栽培应用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标准,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紫藤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