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操作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操作与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 trucks、叉车、搬运车等专用机动车辆。
Title:Safe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Special-purpose Motor Vehicles within Sites (Factories) - DB34T 472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J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726-202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操作与管理指南》是一项地方标准,为确保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使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这意味着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每位驾驶员都熟悉车辆性能、操作流程及应急措施。此外,定期复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应对技术更新或新情况出现时的操作需求。
2. 日常检查维护
每次作业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制动系统、转向装置、灯光信号等关键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直至修复完毕。这不仅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 紧急情况处理
在面对突发状况如火灾、碰撞等情况时,司机应当保持冷静,并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采取行动。例如,在发生火灾时迅速撤离现场并向相关部门报告;若遇到机械故障,则应关闭电源总开关,避免进一步损害。
4. 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权限。同时还需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对于外来访客进入厂区参观学习时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比如佩戴安全帽、穿防砸鞋等防护用品。
5. 环境适应性考量
针对不同作业环境下的特殊要求,在选择适合的车型的同时也要注意场地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狭窄空间内行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地控制速度和方向;而在潮湿或者腐蚀性强的地方则要选用耐久性更好的材质制造零部件。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操作与管理指南》旨在从多个角度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该标准内容,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