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技术、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蓝莓种植中木蠹蛾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lueberry Wood Bor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 249-2024《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蓝莓种植过程中木蠹蛾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绿色防控:指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技术体系。
解读:绿色防控强调的是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通过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解读:单一的防控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发展。
三、农业防治
1. 合理布局:蓝莓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避免与针叶林或阔叶林接壤。
解读:合理的种植布局可以降低害虫的栖息环境,从而减少其发生几率。
四、物理防治
1. 黑光灯诱杀: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解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消灭成虫,减少下一代的数量。
五、生物防治
1. 天敌保护与释放:保护并适当引入天敌如赤眼蜂等来抑制木蠹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解读: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来自然调节害虫种群规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防治策略。
六、化学防治
1. 科学用药:当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的农药,在适宜时期施药。
解读:虽然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情况下仍需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七、监测预警
1. 定期巡查: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及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解读:早期发现害虫迹象对于后续防控工作至关重要,能够避免更大损失。
八、档案记录
1. 建立档案:包括种植管理、病虫害发生及防治过程等相关信息,并妥善保存。
解读:完整的档案资料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内容基于DB5226T 249-2024标准中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实现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