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稳定类钢渣基层的应用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钢渣作为稳定类材料的公路基层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Steel Slag Base Course in Highway Stabilized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974—2024《公路稳定类钢渣基层应用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钢渣在公路工程中作为稳定类材料使用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 钢渣质量:钢渣应符合GB/T 1837的规定,且其活性指数不得低于75%。活性指数是衡量钢渣反应能力的关键指标,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水化活性以满足工程需求。
- 粒径控制:钢渣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毫米,且颗粒级配需满足表1的要求。合理的粒径分布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整体强度。
混合料设计
- 配合比设计:钢渣稳定土混合料的设计应根据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通常情况下,钢渣含量占总重量的40%-60%,水泥或石灰剂量为6%-10%。
- 无侧限抗压强度:钢渣稳定土混合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MPa。这是评估混合料是否满足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指标。
施工工艺
- 拌合与摊铺:拌合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确保混合料均匀。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连续作业,避免冷缝产生。
- 碾压:初压宜选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压3-4遍,终压则使用胶轮压路机静压一遍。每层压实厚度宜控制在150-200毫米之间。
质量检验
- 外观检查: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缝、松散等现象。每200米应抽查一处,每处不少于10平方米。
-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测定,每200米每车道检查6个点。压实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5%。
以上内容是对DB64/T 1974—2024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