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水稻常发性病虫害轻简化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种植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Title:Simplifie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ommon Diseases and Pests of Cold Regio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54-2024 寒地水稻常发性病虫害轻简化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常见病虫害防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实际操作出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旨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种植户需要提前做好田间管理,如合理布局稻田、选用抗病品种等基础工作。例如,选择耐低温能力强且抗病性好的水稻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病害发生概率。同时,通过调整播种期来避开主要害虫的高发期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手段。
其次,标准强调了物理机械方法的应用。比如利用灯光诱杀成虫或设置防虫网阻挡害虫进入田间,这些非化学手段既能控制害虫数量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天敌昆虫捕食害虫或者施用微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再者,关于化学药剂的使用,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在必要情况下才可使用农药,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施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农药轮换使用可以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保持长期效果。同时,还鼓励农户建立用药档案,记录每次用药情况以便追溯。
最后,标准还重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求定期巡查稻田观察病虫害动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且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监测等辅助决策,提升防控效率。
总之,《DB2301T 154-2024》为寒地水稻种植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只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就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