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包装、储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以柠条为原料进行饲料加工与调制的技术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ragana Feed Processing and Conditi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388—2024《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柠条饲料加工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柠条饲料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产品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加工柠条饲料的原料应为新鲜或经过适当干燥处理的柠条枝叶。原料采集时需注意避开农药污染区域,并确保采摘时间适宜,通常选择在柠条生长旺盛期进行采收。此外,原料中不得含有杂质,如泥土、石块等非食用物质。
加工工艺
1. 粉碎:将采集后的柠条枝叶进行初步粉碎处理,以提高后续发酵效率。粉碎后的颗粒大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数值依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定。
2. 发酵:采用自然发酵或人工添加乳酸菌等方式对粉碎后的柠条进行发酵处理。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发酵效果良好。发酵完成后的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酸香味,无异味。
3. 混合与造粒:根据不同用途需求,可将发酵好的柠条与其他辅料(如谷物、豆粕等)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造粒成型。造粒后的颗粒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产品质量要求
成品柠条饲料的质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等方面。其中,水分含量不宜超过安全储存上限;粗蛋白含量需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粗纤维含量则要适中,既能提供足够的饱腹感又不会影响消化吸收。
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质量指标,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手段。例如,水分含量可通过烘干法测定;粗蛋白含量使用凯氏定氮仪测量;而粗纤维含量则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取数据。这些方法均需遵循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总之,《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为规范柠条饲料生产流程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