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羊肚菌轮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水稻与羊肚菌轮作生产的种植管理。
Title:Rice-Morel Mushroom Rotatio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3T 238-2024《水稻-羊肚菌轮作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为水稻与羊肚菌轮作的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规划方面,标准指出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土地进行轮作。要求土壤pH值控制在6.5到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表明种植环境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良好的土壤条件是高产的基础。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强调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和羊肚菌品种。例如水稻宜选优质高产品种如鄂中5号等,而羊肚菌则推荐采用本地驯化成功的优良菌株。这是确保轮作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栽培管理上,标准规定水稻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耕晒垡,并施足基肥。羊肚菌播种时要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较为理想。此外还要求定期监测田间湿度变化,适时调节灌溉量以满足不同阶段作物的需求。
对于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物理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捕杀害虫,使用石灰硫磺合剂预防真菌病害。同时强调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最后在采收储藏阶段,标准明确指出水稻应在蜡熟期及时收获,而羊肚菌则需待子实体完全展开后采摘。收获后的稻谷要及时干燥入库,羊肚菌则需低温冷藏保存以防变质。
这些关键条文构成了整个水稻-羊肚菌轮作生产的技术框架,通过严格遵循标准操作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并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