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数据交换接口的功能要求、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Transportation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Data Exchang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942—2024《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数据交换》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交通运输领域数据交换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主要规定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过程中各类数据的交换格式、内容要求和传输方式,旨在提高执法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
以下是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各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之间以及与外部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活动。明确了适用主体和场景,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指导。
2. 术语和定义
- 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传输的服务或程序模块。
- 数据完整性校验:确保传输数据未被篡改的过程。
这些基础概念的界定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术语歧义导致沟通障碍。
3. 数据交换原则
强调了数据交换应遵循合法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四大基本原则。其中,合法性要求所有交换的数据均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准确性指数据内容真实无误;及时性意味着数据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递;安全性则包括防止非法访问及保护隐私等方面。
4. 数据分类与编码规则
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相关数据分为案件管理类、人员信息类等六大类别,并给出了每类数据的具体编码规则。例如,案件编号由行政区划代码+年份+流水号组成,便于统一管理和查询。
5. 数据交换格式
提出了XML或JSON作为推荐的数据交换格式,并对两种格式下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及长度进行了详细说明。比如,在XML格式中,“案件名称”字段需使用“case_name”标签表示,且其值不得超过100个字符。
6. 安全要求
对数据加密算法(如AES)、签名机制(如SHA-256)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并要求建立身份认证体系以确认参与方身份。此外还强调了日志记录的重要性,以便追溯数据流动轨迹。
7. 接口设计指南
指导如何构建稳定可靠的数据交换接口,包括但不限于错误处理策略、超时设置等内容。例如,在发生网络故障时应自动重试三次后上报异常情况给管理员。
8. 测试验收流程
规定了测试验收阶段需要执行的操作步骤,包括功能验证、性能评估以及兼容性检查等环节。只有通过全面测试的产品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希望上述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DB13/T 5942—2024《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