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种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采用种绳精量播种技术进行蔬菜种植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cision Sowing of Vegetable Seeds with Seed Rop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蔬菜种绳精量播种技术规程》(DB13/T 5934—2024)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蔬菜种绳的生产与应用,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种绳:由种子固定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绳索上形成的播种载体。这一定义明确了种绳的基本构成,即种子与可降解材料结合而成。
- 精量播种:指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精确控制种子数量及位置的播种方式。此概念强调了播种过程中的精准性,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技术要求
# 种绳制作
- 材料选择:规定了种绳所用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保性,确保在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种子固定:种子需均匀分布且牢固附着于种绳上,避免运输或播种过程中脱落。
# 播种作业
- 播种深度:根据不同蔬菜种类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以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条件。
- 行距与株距:明确了不同蔬菜品种间合理的行距与株距标准,有助于合理密植,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检验方法
-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或放大镜观察种绳表面是否有破损、裂缝等问题。
- 发芽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T 3543.2进行发芽试验,评估种子活力和种绳整体性能。
使用注意事项
- 环境适应性:使用前需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是否适合种绳的应用。
- 后续管理: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保湿,并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
以上内容摘录并解析了《蔬菜种绳精量播种技术规程》的部分核心条款,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用指导。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蔬菜种植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