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顶腐病的术语和定义、发生规律、监测与诊断、综合防治措施及药剂使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玉米种植区顶腐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n Top R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899—2024《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规程》是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玉米顶腐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该部分明确了“玉米顶腐病”的概念,即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玉米顶部叶片腐烂现象。了解这一定义有助于准确识别病症。
2. 发病条件:标准指出,高温高湿环境是玉米顶腐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因此,在田间管理中应特别注意排水、通风等措施以降低湿度。
3. 预防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种。
- 合理密植:通过调整种植密度来改善田间的光照和空气流通情况。
- 科学施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性。
4. 田间监测与诊断:要求定期巡查玉米田,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采取行动。诊断时需结合田间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5. 化学防治:当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采用药剂喷洒方式进行控制。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生态调控:提倡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在玉米地周围设置隔离带或种植非寄主植物等方式减少病害传播途径。
7. 收获后处理:对于受感染严重的地块,在收获后应及时清理残株落叶,集中销毁或者深埋,防止病原体越冬繁殖。
以上内容为DB13/T 5899—2024的核心要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