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栗幼树拉枝刻芽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板栗幼树的整形修剪和早期丰产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anch Spreading and Bud Notching of Chestnut Young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887—2024《板栗幼树拉枝刻芽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板栗幼树栽培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拉枝角度与时间
标准指出,拉枝的最佳时期为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拉枝的角度应控制在60°至80°之间。这一角度既能保证树体有足够的光照,又有利于促进分枝生长。通过合理拉枝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果实品质。
刻芽技术要点
对于刻芽操作,标准建议使用专用工具,在芽上方0.5厘米处横向切割,深度约为枝条直径的1/3。刻芽的主要目的是打破顶端优势,促使侧芽萌发形成结果枝组。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每株树不宜超过总芽数的三分之一进行刻芽处理,避免影响树势。
具体实施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枝条:优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
2. 确定拉枝位置:根据树形设计,选定需要调整方向的枝条。
3. 拉枝固定: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枝条拉至指定角度并加以固定,确保稳定不反弹。
4. 刻芽操作:按照规定的间距和深度执行刻芽作业,注意保护周围组织不受损伤。
以上内容基于DB13/T 5887—2024标准中的核心要求,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拉枝与刻芽技术,以提升板栗幼树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产量效益。希望这些信息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