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繁育流程、质量要求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生产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Potato Primary Seed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9T 0009-2024 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为规范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工作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原原种是指用于生产原种的繁殖材料,它直接来源于脱毒苗或组织培养苗。这一定义强调了原原种作为种子生产的源头地位,确保了其遗传特性的纯度和稳定性。
标准中关于种薯质量要求提到,原原种种薯需达到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标准,并且单个种薯重量应在20克以上。这不仅保证了种薯的健康状况,还考虑到了种植后的生长均匀性,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种薯生产管理”章节里规定,在种薯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及病株。同时,还需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灌溉与施肥,以维持土壤湿度和养分供应。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植株健康成长。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收获后种薯处理的重要性。要求将收获的种薯分类存放,避免混杂;并且要在通风干燥处堆放,防止霉变。这样可以确保种薯的安全储存,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在“检验方法”部分提供了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重量测量等。通过这些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可以准确评估种薯的质量,为后续推广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DB1509T 0009-2024 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马铃薯原原种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