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薄膜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中薄膜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Integrated Thin Film Solar Photovoltaic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薄膜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TCASA 0006-2022)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技术细节和应用要求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升级。本文将聚焦于其中一项重要的改动——“光伏组件与建筑结构连接方式”的变化,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度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光伏组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主要强调了使用金属支架固定的方式,并未过多涉及柔性材料的应用。而在新版标准里,则增加了对柔性连接件使用的指导性条款,允许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柔性材料来增强系统的抗震性能和适应性。这一改变不仅拓宽了设计思路,还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以某高层办公楼项目为例,该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同时规划安装薄膜太阳能光伏系统。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光伏组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方案时,设计师综合考虑了建筑的整体抗震设防烈度以及当地气候特点等因素后决定采用部分柔性连接件。具体做法是:在每层楼板边缘设置刚性连接点的同时,在靠近窗框的位置布置少量柔性连接件。这种组合式连接方式既能保证光伏组件稳定地附着于建筑表面,又能有效吸收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微小位移,避免因硬性连接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
此外,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所选柔性材料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
2. 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确保每个连接部位都牢固可靠;
3. 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柔性部件。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版标准关于光伏组件与建筑结构连接方式的新规定为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也反映了绿色建筑理念下对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