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的技术要求,包括安全体系架构、车载网络通信安全、数据保护、安全测试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设计、开发、测试及运营阶段的网络安全保障。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ybersecurity of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426—2024《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技术要求》是深圳市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安全通信机制
- 标准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应具备安全的通信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这意味着车辆与外界设备或系统的通信需要采用加密技术,如TLS(传输层安全协议),以防止数据被篡改或窃取。
2. 身份认证
- 要求所有参与通信的实体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认证。这包括使用数字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PKI)来验证各方身份,确保只有授权方能够访问系统资源。此外,还建议定期更新和轮换密钥以增强安全性。
3. 软件更新的安全性
- 在软件更新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来源的真实性以及内容未被恶意修改。为此,可以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对软件包进行签名,并且在安装前验证这些签名的有效性。
4.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 建议部署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以便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威胁。此类系统应该能够监控网络流量模式,识别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数据保护
- 对于存储在车辆内部的数据,无论是个人隐私信息还是运行状态记录,都应当实施适当的数据保护策略。例如,可以采用加密存储的方式保存敏感信息,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这些数据。
6. 应急响应计划
-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组织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包括隔离受影响的部分、调查事故原因、修复漏洞以及恢复正常运营等步骤。
7. 培训与意识提升
- 定期为员工提供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对于最新威胁的认识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公众教育工作,让广大车主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智能网联汽车功能,避免成为攻击目标。
以上就是DB4403/T 426—2024《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技术要求》中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遵循这些规定可以帮助制造商构建更加可靠和安全的产品,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