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叉车运行监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深圳市范围内使用的工业车辆(叉车)运行监测系统,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klift Ope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427—2024《叉车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是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叉车运行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功能要求、通信协议及测试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叉车运行监测系统”、“实时定位”等关键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实时定位”被定义为通过卫星导航或其他定位技术获取叉车当前位置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位置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2. 系统构成与功能要求:
- 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
- 数据采集单元需具备传感器接口,能够采集叉车的速度、加速度、倾斜角度等物理参数。
- 数据处理单元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叉车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 数据传输单元则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至监控平台。
3. 性能指标:
- 定位精度:在开阔地带,定位误差不大于5米;在建筑物内部或遮挡区域,定位误差不大于10米。
- 响应时间:从触发报警事件到监控中心接收到报警信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5秒。
- 数据存储容量:至少能连续存储7天以上的原始数据,且支持断点续传功能。
4. 安全防护措施:
- 防护等级: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以防止灰尘侵入和水泼溅造成的损害。
- 电磁兼容性:满足GB/T 17626系列标准的要求,保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
5. 通信协议:规定了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通信所采用的标准协议,如JSON格式的数据编码方式,便于不同厂商的产品实现互联互通。
6. 测试方法:对于上述各项性能指标,给出了详细的测试步骤和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压力测试、长时间运行稳定性试验等。
以上是DB4403/T 427—2024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的内容解析。遵循此规范有助于提高叉车运行监测系统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