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收获与切碎、装填压实、密封发酵、开窖取用及质量评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青贮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age Corn and Whole Plant Soybean Mixed Sil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TNAIA 0326-2024《青贮玉米与全株大豆混合青贮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的一个重要变化——即原料采收时机的调整。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青贮玉米和全株大豆的采收时间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应在乳熟期到蜡熟期之间进行。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细化了具体指标:青贮玉米应以籽粒乳线达到1/2至3/4为最佳采收期,全株大豆则需确保豆荚颜色由绿转黄且部分开始变褐时采收。
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在于更精准地把握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当玉米籽粒乳线处于1/2至3/4阶段时,其干物质含量通常在30%-35%,既能保证足够的糖分供给微生物发酵,又不至于因过早采收导致营养不足。同样,大豆在豆荚颜色转变时,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含水量适中,有利于后续青贮过程中的水分调节。
那么,如何应用这个新规定呢?首先,种植户需要密切关注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定期观察籽粒发育状态和豆荚颜色变化。其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便携式测糖仪测量籽粒乳线位置,或者通过目测结合经验判断。最后,确定采收日期后,应及时组织机械收获,并尽快完成装填压实,避免原料长时间暴露影响质量。
总之,新版标准通过科学量化采收指标,有助于提高混合青贮产品的稳定性和利用效率,值得广大养殖企业和农户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