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菊芋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土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在滨海盐碱地区域进行菊芋的栽培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erusalem Artichoke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847-2013滨海盐碱地菊芋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滨海盐碱地上的菊芋种植。以下是根据该标准内容整理的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菊芋:指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又名洋姜、鬼子姜,为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滨海盐碱地:指位于沿海地区的盐碱地,其土壤含盐量较高,pH值通常大于8.5,地下水位较高且易受海水侵袭。
二、栽培环境要求
1. 土壤条件
- 土壤类型应以沙质壤土或壤土为主。
- 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pH值应在6.5-8.5之间。
- 土壤盐分含量不得超过0.3%。
2. 气候条件
- 年平均气温应在10℃以上。
- 年降水量需达到500毫米以上,但要注意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三、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品种选择
- 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如“冀菊一号”、“冀菊二号”等。
- 种植前应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活力良好。
2. 种子处理
- 使用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促进种子吸胀。
- 浸泡后捞出晾干,再用杀菌剂拌种,预防病害发生。
四、播种与田间管理
1. 播种时间
- 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2. 播种方法
- 条播或穴播均可,行距保持在50-60厘米,株距保持在30-40厘米。
- 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覆土厚度均匀。
3. 田间管理
- 定期除草,防止杂草与菊芋争夺养分。
- 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 生长期间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
- 黑斑病: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 根腐病:加强排水,避免土壤过湿。
2. 主要虫害
- 菊蚜:可使用吡虫啉类药剂进行喷洒。
- 地老虎:采用毒饵诱杀成虫,减少幼虫危害。
六、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间
- 秋季当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收获,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
2. 收获方法
- 人工或机械挖取块茎,注意不要损伤块茎表皮。
3. 贮藏方式
- 收获后的块茎应及时晾晒,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后入库贮藏。
- 贮藏环境温度控制在0-5℃,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之间。
通过遵循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滨海盐碱地菊芋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病虫害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