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虾集约化苗种繁育的场地要求、亲虾选择与培育、人工催产孵化、幼体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青虾苗种的集约化繁育生产。
Title:Intensive Breed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79-2013《青虾集约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青虾苗种繁育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要求育苗池塘的面积应在0.5至2亩之间,水深控制在0.8至1.2米范围内。池底应保持平坦且无过多淤泥,土壤以壤土为佳。池塘需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 亲虾选择与培育:亲虾的选择标准包括个体大小均匀、健康状况良好、无病害迹象等。雌雄比例建议维持在1:1到2:1之间。亲虾培育期间,需定期投喂高质量饲料,并注意水质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3. 孵化管理:孵化用水需经过严格过滤处理,保证透明度高且不含有害物质。孵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温变化,通常将水温控制在20℃至28℃之间最为理想。此外,还需定时检查受精卵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环境参数。
4. 幼虾培育:刚孵化出的仔虾需要特别细致地照料,初期可投喂轮虫或其它小型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随着幼虾的成长,逐渐过渡到人工配合饲料。在整个培育阶段,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至关重要,定期换水并监测各项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
5. 疾病防控:预防为主是疾病防控的核心策略。应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在投放前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同时加强日常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对于已发生的疾病,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合理用药治疗。
这些关键点涵盖了从环境准备到最终收获整个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遵循此标准能够有效提高青虾苗种的质量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