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黑麦、小黑麦耐盐性鉴定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alt Tolerance in Fodder Rye and Tritica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69-2013《饲用黑麦、小黑麦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饲用黑麦和小黑麦的耐盐性鉴定与评价工作。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明确了“耐盐性”、“盐胁迫”等专业术语的定义。耐盐性是指植物在含有一定浓度可溶性盐的土壤或培养基质中正常生长发育的能力。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正确评估品种的耐盐性能。
试验条件
规程要求试验应在人工气候室或温室中进行,确保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可控且一致。具体来说,光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不低于500μmol·m⁻²·s⁻¹,温度控制在20±2℃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应从田间随机选取健康植株,去除杂质后清洗干净。对于幼苗期的测定,需将种子均匀播撒于已消毒的砂床或蛭石上,覆盖薄层基质并喷洒适量清水,待种子萌发后移栽至装有营养土的小盆中继续培养。
耐盐性指标测定
规程规定了多个耐盐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 发芽率:采用四重复法,在含盐量分别为0g/L、5g/L、10g/L、15g/L的溶液中分别播种50粒种子,统计7天后的发芽数。
- 根长:测量主根长度时,使用毫米刻度尺直接量取。
- 生物量:收获时称重计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量。
- 离子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叶片中Na⁺、K⁺等离子浓度。
- 渗透势:通过冰点降低法测定细胞汁液的渗透势。
数据分析与结果表达
所有数据均需经过统计学处理,通常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当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时,则认为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建议绘制折线图或柱状图直观展示各处理组之间的对比情况。
以上是对DB13/T 1769-2013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