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抗旱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计、抗旱鉴定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及抗旱性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谷子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ught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Foxtail Millet (DB13T 1753-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53-2013《谷子抗旱鉴定评价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谷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工作。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条文】4.1 抗旱鉴定试验地选择
【解读】试验地应具有代表性,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地形地貌等条件要接近实际种植环境。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避免低洼积水区域。土壤质地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宜,pH值在6.5-8.0之间。试验地前茬作物不得为谷子,并且最近三年内未施用过长效除草剂。
【条文】4.2 种子处理
【解读】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精选时剔除病斑粒、虫蛀粒及杂质,确保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消毒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置于55℃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晾干备用。此外,还可使用专用药剂拌种,按照产品说明书比例均匀喷洒并充分搅拌,使每粒种子表面均匀附着药剂。
【条文】5.1 田间管理
【解读】苗期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拔节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控水,控制地上部徒长,促进根系发育。抽穗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此时应保证水分充足供应。灌浆成熟期则逐步减少灌溉量,促使籽粒充实饱满。整个生育期内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杂草,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条文】6.1 抗旱指数计算
【解读】抗旱指数(AI)通过公式AI=(P1/P2)×(T2/T1)计算得出,其中P1、P2分别为对照组和处理组的产量,T1、T2分别为对照组和处理组的有效降雨量。当AI≥1时表明品种具有较强抗旱性;当0.7≤AI<1时表明品种具有一定抗旱性;当AI<0.7时表明品种抗旱性较弱。此指标可用于筛选出适合干旱地区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