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谷田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谷子种植区的杂草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Wee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llet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30-2013《谷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谷田杂草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杂草防除原则
该条款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在谷田种植前对前茬作物残留杂草进行全面清除,避免杂草种子进入田间。同时提倡合理轮作和科学耕作制度,减少杂草种群积累。例如,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可利用玉米生长期抑制部分一年生杂草的生长,从而减轻次年谷子田的杂草危害。
6.1 播种前杂草防除
本条文指出播种前应采取机械或化学方式清除杂草。对于机械防除,建议深耕细耙,深度达到20cm以上,将表层杂草种子翻埋至深层,使其无法正常萌发。而化学防除则推荐使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如氟乐灵等,严格按照说明书施药浓度和方法操作,确保土壤处理均匀有效。
7.1 生物多样性调控
此部分提出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设置诱集带等方式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构建有利于天敌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比如,在谷田周边种植芝麻或向日葵作为诱集植物,可以吸引并固定一些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蜘蛛等,进而控制杂草害虫的数量。
8.1 环境友好型措施
强调采用物理、生态及生物等非化学手段替代传统单一依赖化学农药的方法。具体做法包括:利用覆盖地膜减少杂草光合作用机会;选用抗性强的优质谷种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及定期监测田间杂草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谷田杂草综合防控体系,旨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