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抗蚜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的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高粱品种抗蚜性评价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valuating Aphid Resistance in Sorgh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725-2013《高粱抗蚜性评价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高粱品种的抗蚜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抗蚜性的评价需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通常选择在蚜虫发生高峰期开展测试。这意味着评价工作应与当地蚜虫的生物周期相匹配,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
关于试验设计,标准要求设置至少三个重复,且每个重复的小区面积不得少于10平方米。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在观察记录方面,标准强调要详细记录蚜虫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高粱植株的表现症状。例如,记录蚜虫密度时,采用每株蚜虫数量作为衡量指标,而不仅仅是估算总体数量。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高粱品种的抗蚜性能。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计算抗蚜指数来量化高粱品种的抗蚜能力,公式为:抗蚜指数=(对照区蚜虫数/处理区蚜虫数)×100。这一指数能够直观反映不同品种之间的抗蚜差异,为育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规定不仅规范了抗蚜性评价的操作流程,也为高粱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